EDITOR’S PICK

Diamond Scams
to Avoid

鑽石購藏全攻略:遠離陷阱,選對值得傳承的真品

鑽石自古以來便深深吸引著人類的目光—不僅因其璀璨奪目的光芒與堅不可摧的硬度,更因其恆久不墜的價值。無論是為結婚而挑選一顆心儀之石、委託打造一件高訂珠寶,或是將珍稀寶石納入傳世收藏,都必須以審慎的眼光進入這精緻且複雜的市場。

然而,並非所有商家皆以誠信為本。在目前全球市場上,鑽石相關的詐騙事件層出不窮—有些隱藏不明,有些明目張膽,往往令初次購買者防不勝防。

儘管大型詐騙案件偶爾會遭到政府揭發,但有更多規模較小、潛藏於日常交易中的詭計卻常常被忽略。以下將帶大家認識幾種常見的鑽石詐騙手法,以及幫助您守護的實用建議:

彩鑽的顏色是經過人工處理

天然彩色鑽石(Natural Fancy Coloured Diamonds)因其鮮明的色澤、極高的稀有性與穩定的保值潛力,一直是藏家與高端珠寶訂製市場的矚目焦點。正因其珍稀與價值不菲,一些不肖業者遂以人工處理的鑽石魚目混珠,冒充天然彩鑽銷售,誤導消費者。

常見的人工處理技術如:輻射照射(irradiation)、高溫高壓處理(HPHT)等,雖可產生顯眼色彩,卻本質上改變了鑽石的自然成色來源。這類處理在業界若如實揭露,屬於合法範疇;但若刻意隱瞞處理事實,卻聲稱為「天然彩鑽」,便屬嚴重的誤導與不誠實行為。

避免方法:請堅持索取並仔細查閱由權威寶石機構(如 GIA、IGI)核發的鑽石證書。證書上應明確註記鑽石的顏色等級與顏色來源(Color Origin),是否為天然形成或經處理而得。唯有經獨立機構嚴格鑑定的天然彩鑽,方能確保其珍稀性與收藏價值。

不是你選的那顆

這種隱密卻極具破壞力的詐術,是指商家在鑽石設計鑲嵌過程或交付前,偷偷將您原本挑選的鑽石更換成等級較低者。

然而,超越這些知名色調,還存在著某些極為罕見的顏色,其稀有程度往往使藏家於鑽石尚未抵達工坊前便已完成收購。它們的定價,不僅取決於其內在條件 -如色澤、淨度與重量 -更因其「無可複製」的獨特性,成為藏家爭相競逐的夢幻逸品。對於致力於打造傳世系列的藏家而言,這些彩鑽無疑是兼具藝術成就與資產意義的最佳選擇。保護方法:在交易完成前,請親自詢問鑽石是否具備雷射刻字或GIA 認證編號,並於取貨時再次核對。最重要的是,務必索取完整的鑽石證書與規格細節,確保與您選購之石完全一致。

克拉重量的誤導性

克拉重量是影響鑽石價格的關鍵因素之一。在市場上,某些「重量門檻」將導致價格出現明顯跳升,例如 1.95 克拉與 2.00 克拉之間雖只差一點點,但價差可高達數千美元。

有些商家可能會利用法律所允許的「四捨五入」空間,將 0.69 克拉虛報為 0.75 克拉,藉此拉高價格。若買家未核實實際重量,極容易因此而支付不必要的溢價。

此外,多鑽石設計(如三鑽戒指)常以「總克拉數」行銷,例如標榜「共 1.50 克拉」,實際上主鑽可能僅佔其中一小部分,造成誤導。

避免方法:請務必要求逐顆列明重量與等級,確認主鑽與配鑽的比例與價值是否清晰透明。

刻意隱藏內含物?

即便是頂級鑽石,也常帶有微小內含物(inclusions),這些天然瑕疵並非缺點,有時反而為鑽石增添獨特個性。但若商家刻意隱瞞,或透過鑲嵌方式遮掩缺陷,便屬不當行為。

保護方法:要求檢視裸鑽,並觀察是否可在無遮蔽的情況下看清寶石全貌。請求清晰的淨度等級報告,並了解瑕疵是否肉眼可見。您有權根據這些資訊做出判斷——無論是接受瑕疵或用來談判價格,皆應是知情下的選擇

最後建議 

購買收藏高品質鑽石,並非一般購物行為。這些體積精巧、價值非凡的鑽石,其等級鑑定與認證過程極具複雜且專業性。因此,選擇一間誠信可靠的珠寶品牌,是您保護臻寶、累積傳承價值的第一步。

讓自己成為一位知識型藏家,了解應該詢問的問題、該有的期望與應避免的風險,將使您的鑽石收藏之路更加安心且充滿樂趣。

在專業鑑識、用心選品與高標準製作的基礎上,每一顆鑽石都能成為值得驕傲的傳家之寶,代代相傳,歷久彌新。